二  十  四  節  氣

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,用來指示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週期,來補救我國以前使用陰曆日期,無法配合季節變化的缺點,農民由長期的生活經驗中得知,農業與季節「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」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,因此,他們只要看一下當時是處於那個節氣,便可瞭解此段時期的氣候狀態,適時的進行農事,以免氣候產物與季候變化脫節而影響收成,因此,節氣對農業社會的人而言,是農事推展及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。

  老祖先發現一年四季中,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,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,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,紀錄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,夏季時其陰影較短,冬季時較長,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,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,其長短會跟著變化,因此取中午時竿影最短的那天為「夏至」,又稱「日長至」,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「冬至」,又稱「日短至」。大約殷商時,人們已知道立竿測影來定季節,另外在春秋兩季裡發現,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,便定這兩天為「春分」和「秋分」,秦代呂不韋呂氏春秋中已經載有立春、雨水、立夏、小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霜降等節氣名稱,到了兩漢時期,由於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,在淮南王劉安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裡,二十四節氣已齊備且和現在的名稱完全相同,由此,可斷定在兩漢時二十四節氣就已完備了。

地球繞太陽公轉時,地軸是傾斜著運行,離太陽較近時,地球公轉較快,太陽光直射,該地區接受到的光和熱就較多,氣候就會熱;離太陽較遠時,地球公轉較慢,太陽光斜射,該地區接受到的光和熱就較少,氣候就會冷。二十四節氣簡單的說,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上的二十四個點,好比公轉軌道上的里程標誌,到了甚麼節氣,就會有甚麼氣候,以反映一年中各個不同時期的氣候寒暑變化。 

  二十四節氣時間的推算,古代的方法是將該年「冬至」到次一年「冬至」,整個回歸年的時間,平分為十二等分,每個分點稱為「中氣」,再將二個中氣間長度等分,其分點稱為「節氣」,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,稱為「二十四節氣」,此種將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,所得的節氣稱為「平氣法」。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是橢圓形,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速率並不是等速,以二十四等分回歸年時間所得平節氣的日期,並不能反映地球在軌道上真正的位置,對制定此曆法的中原地區而言,某些節氣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氣候狀況。因此,從清初的時憲曆〈西元一六四五年〉起,節氣時刻的推算由「平氣法」改為「定氣法」。所謂「定氣法」是由「春分」開始,將地球公轉太陽的軌道每十五度定一節氣,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節氣,以此方法推算出來的節氣日期,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,反映當時的氣候狀況。

  二十四節氣中,每一個節氣皆是反映季節更替、氣候寒暑變化及農作物生長情形等,因此,均具有其個別的意義,分述如下:

二十四節氣個別意義  

        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,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與農作物的關係;我國幅員廣闊,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,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,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、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,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,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,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,瞭解到了甚麼節氣,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,因此沿用節氣名稱,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,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,氣候將產生的不同變化,以調整生活起居作息,並適時推展進行農事,故二十四節氣至今仍為農民所應用。

(本文作者為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 創會理事長 楊登嵙博士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ng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